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建设、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绿证市场推进,以及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等情况。
中国工业报记者获悉,上半年,全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能源消费总体保持增长,重要政策举措密集出台。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良好势头,广西、新疆陆上风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煤电、核电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实现翻番。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实现新突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全国共计交易绿证3.48亿个,同比增长1.18倍。
全国能源供应充足 重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1.6%
今年上半年,全国能源供应充足,供需总体宽松,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助力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上半年,原煤生产平稳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同比增长5.4%。油气生产稳定增长,规上工业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3%,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5.8%。扣除天数原因,规上工业发电量日均同比增长1.3%。电力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陇东-山东、哈密-重庆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迎峰度夏以来,有效应对15.08亿千瓦的历史最高用电负荷,全国未实施有序用电。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装机保持快速增长。继3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后,5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六成。今年上半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较去年同期翻一番。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能源消费总体保持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企稳回升,4月、5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达到4.7%、4.4%,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天然气需求小幅增长,城镇燃气是主要拉动因素。煤炭消费小幅下降,主要受暖冬天气、新能源出力明显增加等因素影响。成品油消费延续负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和液化天然气(LNG)重卡对交通用油的替代效应持续显现。
重要政策举措密集出台。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出台,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开启新的发展进程。国家能源局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制定出台《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研究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消纳难题;联合五部门印发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快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此外,还印发了《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
今年上半年,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建设情况如何?
邢翼腾表示,据监测,今年上半年,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良好势头,全国在建和年内计划开工的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东、中、西部地区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过20%,民营企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新增能源投资不断“向绿向新”聚集。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建设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新能源发电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广西、新疆陆上风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广东、福建、上海海上风电投资集中释放。集中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4.5%,分布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70%,东中部地区分布式光伏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光热发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接近翻番。
二是电力供应保障投资持续扩大。上半年,煤电、核电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华东、华中、内蒙古西部一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重点支撑性煤电项目建成投产。电网、抽水蓄能等领域投资保持稳步增长,160多项迎峰度夏电网重点工程按期投产,多条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送电,四川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华北、华东、西北、东北电网一批省间联络线工程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三是能源新业态投资加快释放。上半年,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实现翻番,吉林省多个在建绿氢项目加快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近70%,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9个试点城市加快推进智能化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均超过30%。
四是能源领域民营企业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7.8%。民营企业在分布式光伏、陆上风电等领域投资加快释放,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都在40%以上,在充换电基础设施、集中式光伏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5%左右。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创新高 绿证交易规模翻倍
2025年以来,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再生能源发展再上新台阶。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表示,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实现新突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接近全国总发电量的四成,风电、光伏新增发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实现新突破。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接近全国总装机的六成。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
其中,水电新增393万千瓦,风电新增513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12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71万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59亿千瓦,同比增长30.6%,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9.2%,其中,水电装机4.4亿千瓦,风电装机5.7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11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47亿千瓦。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再上新台阶。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6%,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9.7%,超过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9164亿千瓦时)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093亿千瓦时)之和;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11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23.7%,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470亿千瓦时,超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水电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水电并网容量393万千瓦,其中常规水电110万千瓦,抽水蓄能283万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水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4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79亿千瓦,抽水蓄能6129万千瓦。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水电累计发电量5398亿千瓦时,全国水电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377小时。
风电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5139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4890万千瓦,海上风电249万千瓦。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其中陆上风电5.28亿千瓦,海上风电4420万千瓦。今年上半年,全国风电累计发电量58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3.2%。
光伏发电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2.12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13亿千瓦。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约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1%,其中集中式光伏6.06亿千瓦,分布式光伏4.93亿千瓦。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全国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94%。
生物质发电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71万千瓦,累计装机达4669万千瓦,同比增长3.3%。生物质发电量11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
今年上半年,中国绿证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潘慧敏介绍,国家能源局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供给端上,继续深化绿证核发全覆盖,完善电量归集报送机制,加强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技术支撑,不断提升绿证核发效率和质量;健全绿证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实现绿证核销机制落地,进一步强化绿证的权威性和唯一性。需求端上,着力拓展绿证的应用场景,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对更多重点用能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并使用绿证核算;积极引导绿证自愿消费,举办“绿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证走进长三角”等一系列活动,绿色电力消费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潘慧敏表示,上半年绿证市场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绿证市场供给充足。今年上半年,全国共计核发绿证13.71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四川省绿证核发数量均超过1亿个。
二是绿证交易规模实现翻倍。今年上半年,全国共计交易绿证3.48亿个,同比增长1.18倍,其中单独交易绿证2.42亿个、绿色电力交易对应绿证1.07亿个。
三是交易价格逐步回归合理。今年4月份以来,我国绿证市场建设不断提速,绿证市场活力不断激发,特别是国际可再生能源电力自愿消费倡议组织(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推动各方对绿证需求快速增长,绿证价格稳步回升,2025年绿证上半年均价5元/个,6月份均价达到6.5元/个,较今年最低价增长4.4倍,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逐步回归合理。
“2023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在做好集中式发电项目绿证核发的基础上,积极有序推进分布式发电项目的绿证核发。截至今年6月底,核发分布式发电项目绿证8927万个,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分布式发电项目数量巨大,核发覆盖率仍有待提高。今年在浙江、河南、广东三个省探索开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绿证核发工作,为后续全国推广提供了经验借鉴。”潘慧敏说。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提质增速 大型现代化煤矿有望核准
今年上半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一步提质增速。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表示,上半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集中体现为“四个新”。
一是跨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取得新突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指导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组建工作专班,编制形成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方案,并于7月1日联合批复,推动跨电网交易常态化开市。
二是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迈上新台阶。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于今年6月28日成功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多省区电力资源统一优化配置,是全球集中统一出清电量规模最大的电力市场,对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省间壁垒具有重要意义。长三角电力市场创新探索省市间抽蓄、皖电、绿电交易机制,在6月成立了市场管理委员会,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三是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实现新加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对全年现货市场建设作出系统安排,各地也形成了阶梯式、加快推进的良好态势。其中,蒙西、湖北连续试运行一年以上,在经历新能源大发、极端天气等多场景考验后,分别于2月、6月转入正式运行;陕西、安徽、辽宁、河北南网已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
四是电力市场基础规则获得新成果。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这意味着涵盖电力市场各品种各环节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初步建设完成。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力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和市场主体数量延续稳步增长态势。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国家电网经营区市场交易电量2.2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南方电网经营区市场交易电量52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2%;蒙西电网经营区市场交易电量1506亿千瓦时,同比降低0.4%。截至6月底,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97.3万家,同比增长23.8%,其中发电企业3.7万家,电力用户93.1万家,售电公司4366家。
今年以来,煤炭安全稳产稳供,煤炭市场总体平衡偏宽松。
张星介绍,煤炭供应保持平稳。今年以来,煤炭先进产能有序释放,推动煤炭产量在去年高位增长基础上保持平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4亿吨、同比增长5.4%。7月份以来日均调度煤炭产量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据海关总署数据,1-6月进口煤炭2.2亿吨,月均维持3700万吨左右的高水平。
煤炭库存处于高位。迎峰度夏以来,电煤库存持续增加,目前全国统调电厂煤炭库存超过2亿吨、可用30天。7月28日,环渤海港口、秦皇岛港存煤分别达到2781万吨、576万吨,处于较高水平。
煤炭价格较为稳定。煤炭中长期合同价格和现货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7月份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为666元/吨,较年初下降27元/吨。7月28日,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格为646元/吨,迎峰度夏以来煤炭价格保持稳定。
张星透露,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强供需形势监测分析,定期调度煤炭产运销以及价格、进口等关键指标变化情况,密切关注西南、两湖一江等重点地区电煤供应情况;扎实做好煤炭稳产稳供,组织晋、陕、蒙、新等重点产煤省(区)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远近结合提高煤炭供给质量和弹性。以山西、蒙西、蒙东、陕北、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为重点,有序核准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项目,推动释放优质先进产能。
什么东西补钙最好最快 | 10.5号是什么星座 | 1985年什么命 | 浮想联翩什么意思 | 精血是什么 |
女方什么人不能送亲 | 路引是什么 | 耳道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p5是什么意思 | 外阴灼热用什么药 |
褒义词是什么意思 | 孩子黑眼圈很重是什么原因 | 湿疹抹什么药 | 纳米是什么 | 藏红花什么时候喝最好 |
膝盖小腿酸软无力是什么原因 | 食物中毒吃什么解毒最快 | 夏天有什么蔬菜 | 11月27号什么星座 | 肝阴虚吃什么药 |
喝酒过敏是什么原因gysmod.com | 垂询是什么意思hcv8jop7ns1r.cn | 眼痒用什么眼药水hcv8jop3ns8r.cn | 凌寒独自开的凌是什么意思hcv9jop7ns5r.cn | 老人过生日送什么礼物好baiqunet.com |
5月2号是什么星座hcv9jop0ns4r.cn | 普渡众生是什么意思hcv7jop5ns0r.cn | 一直不来月经是什么原因hcv8jop2ns5r.cn | 手腕痛挂什么科hcv9jop2ns2r.cn | 1949属什么生肖hcv8jop6ns3r.cn |
做胃肠镜挂什么科hcv8jop8ns7r.cn | 微信加入黑名单和删除有什么区别hcv9jop6ns7r.cn | 男性尿道刺痛吃什么药hcv7jop9ns1r.cn | 覅是什么意思hcv8jop9ns9r.cn | 擦枪走火什么意思hcv7jop5ns2r.cn |
滑膜炎吃什么药最好ff14chat.com | 辩证是什么意思hcv7jop6ns9r.cn | 东厂是什么意思hcv8jop3ns3r.cn | 银壶一般什么价位hcv8jop9ns5r.cn | 什么颜色对眼睛有好处adwl56.com |
请输入验证码